分类目录归档:个人发展

真实让人不安

“如果是这样,我只想告诉你,你在这件事上,不敢面对真实,因为真实让你不安。”经理最后说道,“同时我想与你分享的是,不敢面对真实,也是很多管理者领导力缺乏的表现,因为这样的管理者总是被近己者的温言软语包围,已经习惯了接受被他们包装过的信息,不愿意接触那些未包经包真实而显得丑陋的真实。因为真实总会让他们不安。”[……]

阅读全文

描述事实与解释行为

我沉思了一会,对大家说:或许,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有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就是,我们会对事实进行描述,但对于行为,却更愿意直接解读。

最后,我问大家:我们中有多少人会在生活中选择这样的回答:老师,我看到你刚才用右手拍了一个那位学员的肩膀?如果我说,这同样也是一个“事实”,你会同意吗?

经过一天的培训,很多学员告诉我说,接下来,我要学会去描述行为,因为已经发生的行为,同样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还有,别忘了告诉你的沟通对象,他的行为在你身上造成的影响。”我提醒道。[……]

阅读全文

发表在《职场》的文章:说高兴不如听进去

这些技巧听上去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这种“感知”并不是指“第六感”我们都没有算命先生的能力–掐指一算就能够把别人的心思摸清楚,于是就由来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私下揣摩–这个人怎么了,情绪状态好不好?第二种,是和第三者讨论–你 觉得某某今天是怎么回事呀?看上去心情不好呢。第三种,才是直接上前询问,表达自己“愿意”交流和感知对方。人面对深度沟通总会有畏惧和自我保护的本能, 我们会觉得第一种方式最安全,因为采用这种方式自己能够完全把控;第二种方式只要讨论的对象值得信任也是安全的;第三种方式就是“撞枪口”的行为了。然 而,正是这种看上去最“不安全”的行动,是用心沟通最重要的前提,因为人是千变万化的,不管你读了多少分析别人心理的书,可是对方的表情、状态所对应的情 绪,并不一定就符合你所知道的逻辑,你只有通过询问过程,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兴趣和好奇心,你才能真正感知对方,才能够有效地传达“我愿意”。对普通人 来说,短时间内完全按照这些技巧来沟通会很难,不过,当你逐渐把这些技巧变成一种习惯、一种下意识,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真正的沟通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