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价值实现的三步曲

一次,有一位想做培训师的朋友过来面试。我问他如何看待自己做培训师的优势,他拿出了一叠证书给我看。这些证书让我眼界大开,因为其中不仅有名牌大学的学历证书,还有各类国内国际顶级培训机构颁发的证书。

在将这些证书摆在桌上后,这位朋友很骄傲地向我解释道,我的这些证书可以说明我的优势,因为这其中不仅有一流大学的学历,还有来自当今培训市场顶级培训机构的认证。学历给了我学术上的深度,而培训机构的认证则赋予了我将理论与实际工作进行关联的能力。

在面试的最后,我对他说,你的证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你。

后来,在公司的销售例会上,我向销售团队介绍了上面这次面试的情况,并询问他们的看法。一位销售同事这样说道:“在我看来,这位先生的这些证书,只能说明一点,就是他的‘受训’经历,而不是他向别人提供‘培训’的经历。得到那些证书,和把那些证书转化成价值,是两码事。”

销售就是销售,务实,市场导向。牛!我给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这件事情让我想起了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院长张维迎先生的一段话,大意是,有些人干事为当官,有些人当官为干事。因为我们中国官本位,我们衡量一个人做得成功不成功,就是看当的什么官,所以你看我们的干部履历,某年某月在什么地方什么官什么官,但是从来不见他做了什么事。一个真正好的履历应该讲他做过什么事。

把张维迎的这段话放到企业里,就是我们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价值,不是看他受过什么教育和认证,而是看他能做什么得到客户认可的事情,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

我在上面的话中,特别强调“得到客户认可的事情”(这里的客户既包括企业服务的外部客户,也包括员工服务的内部客户),是因为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要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都需要经历如下的三步曲:

第一步:为自己获取知识。在这里,“知识”是广义的,包括书本知识,也包括其他各种没写在纸上的知识。这一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阶段”,只是学习不等于读书和进学校。

没有人能够不经历学习而直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第二步:自己独立地应用知识。独立地应用知识可以分成两种情形:一种是在“纸”上应用知识,比如做数学题,做商业计划等。另一种则是在独立的情境下完成一项可以看到更丰富成果的任务,比如在读懂说明书后,完成一台电脑的安装。

但无论是第一步,还是第二步,都与市场意义的“价值实现”无关。直到一个人能够进入并有效地实施第三步:

第三步:在人际环境中应用知识。

多年前,我当时的老板很看重我的那个拿到不久的北大MBA文凭,相信我能够利用MBA的知识为企业做些事情,其中就包括规范企业流程这件事。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第一步和第二步都做得不错:我理解了相关的知识,而且根据那些知识写出了从书面上看,与当时的企业实际相结合的计划。

老板很认可我的计划,希望我能够去实施它。

我信心满满地召集员工开会,向大家宣讲自己高明的计划。计划逻辑严密,体系完整,让我一时感觉,只要完全实施,企业一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然而,这个计划最终却未能完全实现。

原因很简单,就是每个变革失败的那个共同的缘由:阻力太大。太理想化了,不切实际……,是后来陆续听到的评价。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如何在人际环境中应用知识的例子:无论自己把知识消化得多透彻(第一步),“自娱自乐”地独立应用得多完美(第二步),如果得到不他人的认可(第三步),是体现不出其市场意义的价值的。当然,这样的做法可以给自己创造价值,用于“自娱自乐”。

这就是我理解的个人价值实现的三步曲。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对于第三步的忽略,已经到了极端的程度,这正是造成当下“大学生儿子不如农民工父亲”、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等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

尽管这三个步骤反应了一个人的价值实现历程,但如何管理和应用这三个步骤,却需要运用“以终为始”的方法,需要先向自己问询关于第三步的问题:我想实现什么样的个人价值?在什么人际环境中可以实现它?接下来是第二步:为了能够在人际环境中展现自己,我自己先要做到哪些?最后是第一步:我应该学习什么样的知识?

写到这里,我才发现,这些问题都太Coaching了!

————————————————————————————————

关注软实力工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阅读更多“软实力故事汇”原创故事和专业文章 SPW WeCha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