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中求“真”与在艺术中寻“美”

几乎在所参加的Co-active Coaching(共创式教练)这门顶级教练认证课程的每一个模块中,总会有学员向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某某情况下,我是应该这样做还是那样做?什么做法才是对的?

几乎每一次、每一个老师都对这样的问题给予这样的回答:Coaching是一门艺术,我很难告诉你什么一定是对的。我能够告诉你的,只是作为一名优秀Coach的基本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至少能够做到“提问、倾听和给人力量”,尤其是“给人力量”。

明天,Co-active Coaching在中国的第一个中级班就要结课了,已经有不少学员向CTI提出申请,参加接下来的高级课程(亦即Certification-认证阶段的课程)。在这两天的被称之为“In The Bones(融汇贯通)”的、中级课程的最后模块中,我依然能够在课间听到上面提到的问和答。

正是这样的问和答,让我想到要写这篇文章。

其实,我最开始想到的标题是,不要在艺术中去追求科学的“真”。我觉得这是我想在老师的回答后面加上的、愿意与同学们分享的一个关于学习Coaching的忠告。

我之所以想到这个文章的标题和上面的忠告,是因为在我的各类软技能培训中,自己曾经无数次地回答过这样的关于“应该怎么做才对”的问题。

同CTI的老师们将Coaching解读为艺术一样,我愿意将软技能比作“做人”的艺术,而不是“做事”的科学。

同时,我认为,Coaching是软技能中的一种更为专注于某个方向的高端技能。

我发现,或许是因为我们受到太多在科学中求“真”的教育方式的影响,亦或是我们太迷恋和相信科学的力量,在学习中,有太多的人喜欢用学习科学的方式去学习艺术,比如软技能。

然而,科学与艺术是不一样的。

科学是“真”,而艺术是“美”。

学习科学,求“真”是必然的选择,因此,提出“应该这样还是那样”或者“到底什么是对的”这样的问题是合适的,是对于科学的“真”的追求。

所以我们从小学习算数时,会先从数手指头开始,而且总是有对有错,黑白分明。

在美国的《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科学是格物致知的一种路径,其基本特点是以实证为判别尺度、以逻辑作论辩的武器、以怀疑作审视的出发点。”需要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收集数据和找到答案或提出解释并加以验证。

但学习艺术,这样的求“真”则可能不是有效的选择。

那学习艺术应该如何做呢?

我的直觉是,如果你向一个画家请教如何开始学画画,他大多会请你先从临摹开始,如何你问如何开始临摹,他多半会告诉你先从观察东西和认识颜色开始。而且他对你临摹作品的评价,也大多会更倾向于用“好”或“不好”来评价。

这显然与学习如何算数是不一样的。

为了证实我的这个直觉,并对艺术教育作些了解,我专门查询了我们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在其中的“基本理念”中,有一项是“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其中的一段描述是:艺术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趣味。

我用上面这段话中的“体验”这个词搜索这个标准的全文,发现竟然有42处之多,由此可见“体验”对于艺术学习的重要性。另外,在关于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面,《标准》是这样写的:艺术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质性评价方式: 质性评价是艺术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它注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注重与教学活动的有机联系,而不是脱离或中断教学进程;它适应艺术教学的即兴、变化、生成和跳跃等特点,适合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它可以通过客观描述的方式,对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进步做出评定。

通过上面的有关艺术教学和艺术课程评价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艺术教育和艺术学习自有的特点。在艺术学习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寻“美”而不是科学的“真”。我们更需要体验、探索、实践和感受。

因此,我们在学习以“做人”为核心的、艺术的软技能时,不应该沿用那些用来学习“做事”为核心的、科学的硬技能的方法。对于软技能,尤其是对于Coaching这样的更高层次的软技能,我们需要换用学习艺术的方式,以体验、探索、实践和感受的方式去历练自己,提高自己。

————————————————————————————————

关注软实力工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阅读更多“软实力故事汇”原创故事和专业文章 SPW WeCha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