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Chris JIANG

发表在《职场》的文章:说高兴不如听进去

这些技巧听上去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这种“感知”并不是指“第六感”我们都没有算命先生的能力–掐指一算就能够把别人的心思摸清楚,于是就由来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私下揣摩–这个人怎么了,情绪状态好不好?第二种,是和第三者讨论–你 觉得某某今天是怎么回事呀?看上去心情不好呢。第三种,才是直接上前询问,表达自己“愿意”交流和感知对方。人面对深度沟通总会有畏惧和自我保护的本能, 我们会觉得第一种方式最安全,因为采用这种方式自己能够完全把控;第二种方式只要讨论的对象值得信任也是安全的;第三种方式就是“撞枪口”的行为了。然 而,正是这种看上去最“不安全”的行动,是用心沟通最重要的前提,因为人是千变万化的,不管你读了多少分析别人心理的书,可是对方的表情、状态所对应的情 绪,并不一定就符合你所知道的逻辑,你只有通过询问过程,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兴趣和好奇心,你才能真正感知对方,才能够有效地传达“我愿意”。对普通人 来说,短时间内完全按照这些技巧来沟通会很难,不过,当你逐渐把这些技巧变成一种习惯、一种下意识,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真正的沟通者。[……]

阅读全文

文字版:在搜狐《职场一言堂》作演讲:不做职场中的唯唯诺诺Yesman

第一,你有勇气就某项别人对你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的澄清吗?很多时候我们听领导一说,马上就说好,马上去干。有时候自己都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就去干了。后来又觉得不好意思去问。为什么?怕去问,怕别人觉得自己傻,你看简单的活,别人都不去问,不去问多傻啊。

你有勇气去跟他澄清吗?澄清有几种,一种澄清的事,就可以把紧急的事变得不紧急。”张总,你要的报告我今天已经有五个活了,你要的报告,你要我 五点钟交给你,你能够让我明天早上十一点钟交给你,行吗?”张总一想,也行。我也没有那么着急,你就可以把它放到计划那个项线上去了。把紧急型就降低了。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一个一个举。举一点例子。

第二,这个更重要。这个更考验你,你有勇气表明你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吗?比如,张总说:”小王,你给我做一个Excel报表,今天下班前交给 我。”你一看,这个报表,你原来就用Word做过。然后格式都是差不多的,你觉得用Word做一点都不影响效果,但是你有勇气走道张总面前说:”张总,我 原来用Word做过,我有一个想法,我想跟你分享一下,汇报一下。然后我用Word做,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你建议吗?”有没有勇气,未必哦。也就是说你 对交给你的活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这就是不做唯唯诺诺”yesman”。

第三,特别重要,你有勇气让自己变得透明吗?什么意思,三个领导交给你活。张总、王总、李总,交代你干这个。你有没有勇气跟交代你活的说:”张 总,你要的这个活我手里有五个活,那我告诉你我是怎么排的。你看看,如果我要做你的话,我就得放弃某一个,我把我个底牌全部亮给你这就是我一天的活。这也 考验你的勇气,第一你有小九九吗?你有自己的任务清单吗?你敢亮出来吗?我敢,你敢吗?最后一个问题,你敢向别人示弱,并请求帮忙吗?不会,你敢于说吗? 你说:”张珊,我不会,你能帮帮我吗?”有勇气吗?考验。你不怕丢人吗?果敢。如果你能回答这四个问题,并且能够做到他,下一回见到我的时候,把你的四个 项线,那个项线的任务再列一个清单给我看看,我相信会有变化。但是要去做哦,不做你不要说老师你讲的没用,那么我帮不了你。因为最重要的还是在管自己,我 们刚才说了,不是管时间,你需要做出果敢的行为。[……]

阅读全文

“你包装了自己在困境中的行为”

“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尤其是在讲述自己如何处理困境时,故事中的那个自己并不是困境中真实的自己,那是一个被包装好了的自己。”我说,“在前面你向我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你‘包装’了自己在困境中的行为。在这种‘包装’中,你不会提到自己不合适的行为,因为那对你不利;你更不会提到那些你可以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行为习惯。”

“如果只听你讲述自己的困境,我是无法看到你在那个情境中真正的行为和习惯的,尤其是那些因为‘包装’而隐藏了的部分。因此,如果没有演练,我也无法告诉你,你的哪些行为可能在别人身上产生了与你的期望相背离的影响。”我最后解释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