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解释说,如果对练习做这样的改动,学员在练习中所做的,就不仅是思想的体操,还有行为的体操了(如何选择培训师:“教”与“学”的抉择),这样,我们就能够帮助学员看到在真实工作中的自己,也能够帮助学员感受“知道”和“做到”的差距,从而将培训内容与自己的工作行为关联起来,推动自己的行为改变。
在我说完之后,我们又聊了很多,聊天结束时,我们都告诉对方,自己向对方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因此成了很好的朋友。[……]
我解释说,如果对练习做这样的改动,学员在练习中所做的,就不仅是思想的体操,还有行为的体操了(如何选择培训师:“教”与“学”的抉择),这样,我们就能够帮助学员看到在真实工作中的自己,也能够帮助学员感受“知道”和“做到”的差距,从而将培训内容与自己的工作行为关联起来,推动自己的行为改变。
在我说完之后,我们又聊了很多,聊天结束时,我们都告诉对方,自己向对方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因此成了很好的朋友。[……]
“如果您需要,我可以为您设计这样的一种培训,在这种培训中,我先讲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之后带领学员进行行为演练,这样学员既可以理解知识,也能够在培训中尝试应用知识,并且在课程上,大家所学和所练的都是一样的。这种方案,从理论上讲,应该能够帮助全部学员提升到同一个新的水平。”
“但坦率地讲,我并不建议你采纳这种方案。原因是这种方案是期望对您的学员‘全面拉齐’,而正如我刚才所说,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实上,即使是纯知识型的培训,并且最终通过回答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核,也不可能让全部学员都能够选出正确答案来。”[……]
“总之,以培训师提供情境进行演练的‘商学院模式’培训,学员在演练中是在‘演别人’。这种演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员习得新的行为,这种模式最适合的情境,是知识型培训,因为这种培训的课程内容中,含有大量的新知识,而新知识的应用,就要求学员有新的行为。”
“而以‘习惯发现模式’开展的培训,学员在演练中是在‘做自己’。这种演练对帮助学员认知自己的习惯并对其进行改变更加有效。这种模式对基于习惯认知和改变的软技能培训更加适用,因为对于一生下来就活在群体中的、具有天然社会属性的我们来讲,以人际技能为核心的软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习惯而不是知识了(相信绝大多数的职场中人,都已经知道了各种与人打交道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