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是个神奇的地方,无论是读还是不读,过不多久就能够看到各类鼓动创业的心灵鸡汤,让人看了后激情满怀,恨不得半夜起来给老板写辞职信,用投入创业浪潮的豪言壮语对平时敬之畏之的老板羞辱一番:老子要创业啦,不伺候了!当然,偶尔情况也会有所不同,会碰到反对创业的文章刷屏:把创业冷嘲热讽得不行,让人觉得创业的都是些疯子。当然,也不时会出现些醒脑的文章,能够帮助一个人理性地看待创业这件事。
我的这篇文章,既不鼓励创业,也不反对它。我想说的是如何在普通的情境下,了解和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写到这句时,我有些骄傲的感觉,心里想的是,嗯,这才是我们软实力工场的视角嘛-:)
我的这个朋友,在听完下面的故事之后,我才知道,是一位达到了“说自己所做的,做自己所说的”境界的职业生涯咨询师。更让我佩服的是,她并非专职的咨询师,而是业余的、公益的。她说,做生涯咨询只是她的“爱好”。
她跟我说,自己既然是支持公益,给别人做职业生涯的咨询,应该在此之外有一份能够践行自己给别人讲的东西的、独立的职业生涯。我问她,你也可以做全职的生涯咨询师嘛,那也是一份可以经营的职业生涯啊。她说,那样说服力还不够强,因为那样会太“入戏”,看不清自己。
她的这些观点,激发了我很大的好奇心,我对她说,请给我讲讲你是如何把自己的理念用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上的吧。
也没什么啦,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其实只是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个公司来经营而已。
这很有意思,我说。接下来问她,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这样做的吧?肯定得是那种价值特别明显的工作才行,对不?
那样当然最好,她说,可惜我没有那种运气,我做的是行政方面的工作,而且是很基础的那种。两年前,我加入这家公司,接手目前的这份工作。坦率地讲,当时这份工作没有人感兴趣,也没有人相信能够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做出什么有价值的事情来,所以没有人愿意碰它,都想回避它,找更能够出业绩的事情去做。
当然,现在大家是没法感兴趣了,因为发现全面负责这件事的机会已经没有了。在她说这句话时,我能够从她的脸上看到自豪。
我这个人不算太傻,她继续道,我当时也知道这份工作不招人待见,很难出成绩。但当我用一个人经营一家公司的视角——也就是现在人人热衷谈论的创业视角——看它时,我发现自己的感觉就不一样了。我当时想,我喜欢给人做生涯咨询,也经常就是否应该创业发表些意见,有自己的看法,我也可以尝试把这个工作,当作一个小“公司”来经营啊:我的老板给我预算,算是投资人;我听他的,他相当于董事长;我的工作是为公司内部提供服务,那他们就是我的客户,我需要去拜访他们,影响他们,接受他们的评价;为了完成这些服务,我还会去找外部的供应商,我得学会筛选他们,评价他们;我还要不断地学习“少花钱多办事”,控制成本,提升效率,当然,还要提升客户满意度……这不就是在运营一家“公司”嘛。
我当时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和想法,去参加面试的。老板很高兴我愿意接这项他人努力回避的工作,当然也很喜欢我能用经营公司的眼光看待这份工作。你想啊,他手下原来做这个工作的人,都是成天想在公司内部找更出彩的机会的,现在遇到我这么积极正面地喜欢做这件事的人,多不容易啊。当然,这是我瞎想的哈。
当然,我也没有真把这份瞎想当真,因为真要认为老板找不到喜欢这份工作的人,我就太看重自己了。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比我优秀的人多的是,呵呵。
回到正题上来,她继续说,为了做好这份工作,经营好自己的“公司”,我当时就跟老板说,感谢你理解我的想法,我需要些空间来做好这项工作,经营好我眼中的这个“公司”。老板说,没问题,原来能给的,都有,不能给的,都没有。
你们老板真幽默,我说,那不是等于什么也没争取到吗?
是的,他很幽默,但也很真实,她说,我知道老板说的是大实话,我当时就回答说好的,没问题,我努力做。
我说,你真行,心态真好!
要说我当时的心态不错,倒也是真的,她回答道,其实我当时心里还挺高兴的,因为我是这样想的:嗯,现在我与投资人兼董事长的谈判就算完成啦!我拿到了“融资”(预算),还有自己的待遇,只是没有“股份”,但可能有“期权”:我相信只要我做得好,老板一定不会亏待我的。
于是,在很多同事的“这人有毛病”的眼光中,我开始接手这份工作。我知道,很多人都想看我走得有多快,或者,死得有多惨。
第一年,我没有团队,就一个人。但最终的结果是:内部客户使用我的服务的规模,也就是我这项工作的总量,增长了200%以上,内部客户的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第二年,老板看我忙不过来,就给我增加了人手,职位和工资自然也提升了些。我开始有团队了。这一年,我的“业务规模”继续高速增长,增幅为150%左右。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内部客户开始视我和同事们为他们的合作伙伴,把我们当作有价值的资源了。
真没想到,这件事还能做成这个样子!好多人开始这样说。
说实话,我也挺高兴的,不只是因为自己能把这份工作真的做得有起色,她说,而是因为我把自己对职业生涯的一种理解,变成了现实。
你最大的心得是什么,听到这里时我问她。
我觉得其实只要有心,哪里都是机会,她说。
这听起来像是心灵鸡汤,我笑着说。
悬在空中的好想法,当然是心灵鸡汤,融入行动的想法,就会比鸡汤要丰富得多。她给了个很哲理的回应
如果用把你的这份工作经验用于生涯咨询,我问她,你会给别人提什么样的建议呢。
那要看情况,她说,如果对方想了解如何做好一份工作,我就会说,工作也是可以经营的,只要努力,总能做出些成绩来。如果对方问找工好还是当老板好,我可能会说,其实,都是在当老板,本质上没有区别,看你怎么想和怎么做了。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她的这番话,为我开启了一个看待工作和很多事情的全新的视角。是啊,把工作当作一个小的“公司”来经营,在本质上与辞职另起炉灶、不受老板白眼但更受其他各种不待见的创业,似乎有很多共同之处啊!比如,一样是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创造价值,一样要去思考自己对别人的价值,一样要不断提升效率和品质,一样要操各种的心。“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是很多人做一份工作的抱怨,其实呢,一个人真要在工作中做到这样,做工作的同时,操对了心,他的创业的精神和能力估计也就能培育得不错。在以这样的努力历练一段时间后,真正走出去创业,成功的机率一定也就会大一些。
打工和创业是对立的么?其实不然。下面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最好的回答。
峨山禅师年老的时候,有一次在庭院里整理自己的被单,信徒看到后觉得很奇怪。
信徒问:“您有那么多的弟子,这些杂事为什么要您亲自整理呢?”
峨山禅师道:“老年人不做杂务,那要做什么呢?”
信徒说道:“老年人可以修行呀!”
峨山禅师非常不满意,反问道:“你以为处理杂务就不是修行吗?那佛陀为弟子穿针,为弟子煎药,又算什么呢?”
信徒因而了解到了生活中的禅。
做事和修行,打工与创业,本来并不对立。修行不一定要出家,创业也不是非要自立山头不可。在做事中修行,在打工中创业,收获的就不只是修行的表象和创业的头衔,而是无处不是禅的修行境界和凡事皆有为的创业能力,这种境界和能力,才是一个人成为一代宗师或成功创业者的基石。所有做大事的能力,大多是在做小事中练就的。多数创业成功的人,在自立山头之前,都已经用创业之心做事。一个人只要有创业之心,就完全可以在平日的做人和做事中,用创业的视角,磨炼自己创业精神,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为自己真正自立山头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功的创业故事很诱人,但成功从来不轻易到来。如果你真有创业之心,还是在走上创业的战场之前,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的“操场”上,用心操练一番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