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感觉到“小庙”已容不下我这个“大和尚” —— “全面胜出”时的解决之道

一个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天资聪颖,再加上自己平时养成的与其他聪明人较劲的勤奋和努力,进入职场后,常常也能够在自己当下的职场答卷上,写上不错的成绩。

出于实际的需求,比如要恋爱结婚,还想要京城这样的房价屹立于世界顶级之林的城市的黄金地段,购置上一套房子,这个人心里就自然地有了各种必然的急切。

于是就总不免要与人比较。temple

先是比学校。在离校三年之内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自己对于学校的挂念,常常会比功成名就的校友念叨得更频繁些。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与人比较时,还需要对国际学校的排名耳熟能详。

接下来自然是比收入。只是收入的比较要比学校的排名更容易形成结论些,也更不容易产生变化,比上个一回两回,常常也就会渐少提及。当然,这一话题依然是与那些跨界朋友聚会时,一个自然而有趣的选择。

当然还会比恋爱,比租到的房子,比自己的夜生活…..

因为优秀和上进,这个人是善于利用这些比较来促进自己进步的。这些比较让他在工作中更加努力,把当下职场的答卷做得更好。如此这般持续一段时间后,这个人就慢慢地有了一种感觉,觉得相对于身边的人,尤其是同事们,自己已经“全面胜出”了。这种感觉会让他欣喜一段时间,但这段时间并不会太长,因为另一份的心理上的变化,很快就以更大的强度占据了自己的内心:为什么我已经全面胜出后,仍然跟身边的人在做同样的事,拿差不多的收入?为什么我没有得到晋升?……

慢慢地,这种“全面胜出”的感觉,就会演变成一种心态:当前的“小庙”,似乎已容不下我这个“大和尚”了。

这种“全面胜出”的心理,其实并不只发生在离开学校时间不长的优秀人士身上,在其他情形中也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在公司资历较深的员工,看到公司在超越自己的层级上引入新人,会感到不公,觉得新来的人并不如自己更加胜任那个高级的岗位;一个销售,在业绩领先一段时间后就自然想到要成为销售经理;一个副总,尤其那些由超越一把手的权力机构任命的,更是常常倾向于看到自己超越一把手的那些本事,盘算着如何能够不再居于一把手之下……

其实呢,这些“全面胜出”的想法,或者说觉得当前的“小庙”容不下自己这个“大和尚”的结论,除非经由以下的检验,大多会是一种幻觉。

第一个检验方法最简单粗暴,就是直接向老板提出升职加薪的请求。如果成功了,而且事后两年内没有任何消极后果,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的“全面胜出”是经得起检验的,他的确已经成了当下“小庙”中的“大和尚”了。他未能得到及时升职加薪,是他的老板不够“体贴”。

当然了,这个人如果在此过程中得到了老板的反馈,并能够正确处理它们,即使是没有得到升职加薪,这样的简单粗暴的尝试,依然是值得的。

第二个检验方法是跳槽。感觉“全面胜出”的人可以到市场上去寻找机会,不时到外面去面试一番,在市场上找找自己的定位,看看有没有“大庙”邀请自己去当个住持什么的。如果成功,本质上就算是在另一个机构中“升职加薪”了。

第二个检验方法是在当下机构的内部寻找新的可能。相对于升职加薪而言,这些可能常常是自己更感兴趣的工作岗位,更牛的老板和水平更高的同事等等。这相当于换个“庙”干干,看看自己能否在不同的“庙”里念好经。这些机会常常能够让自己感受到能力上的边界,从而证实自己是否真正达到了“全面胜出”的境界。internet age challenge

最后一个检验方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常常是一个人最容易去做但也可能是最不情愿做的,就是找个机会去问问自己的老板,请老板告诉自己在各项能力上的状态,从而判断自己是否已经成为了“大和尚”,并达到了“全面胜出”的状态。

以上的这些方法是按“全面胜出”者的心理诉求,或者说是心理冲动排序的。一个善于运用Critical Thinking(审辩式思维)的人应该很容易地看出,这些做法对个人软技能和成熟的要求也是由高到低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好的心态和情绪弹性,很可能遭遇到不想要的后果。比如,我们常常看到人们在向老板提出升职加薪时,因为老板的不同意而愤而辞职,作出不理性的决定。因此,如果你对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弹性没有足够的把握,可能还是把这些做法倒过来去实施,更加妥当一些。

“全面胜出”是一种感觉,“小庙”容不下自己这个“大和尚”是个结论,很多时候,它只是一个“大胆的假设”,需要一个人“小心地求证”。

怀才不遇的人,其实是很少见的。

————————————————————————————————

关注软实力工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阅读更多“软实力故事汇”原创故事和专业文章 SPW WeCha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