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技能、软实力和软能力

(本文改编自我当年为《情商是水,智商是鱼》 文集所写的特别前言)

我把这三个最终被我的这篇前言文章解读为同义的词放在一起,作为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希望为这本文集的核心内容串起一个说明。

我不想象很多书的前言那样,通篇都是感谢的言辞。我想用几个例子来作为这篇前言的主体,来说明我们对于软技能、软实力和软能力的理解。

先说“软技能”。多年前,我去欧洲出差,期间参加了当时我所服务的企业的一个客户聚会。在会上,我应邀作了一个即兴演讲。由于当时正好是中国的网球金花李娜在法网夺得冠军,我便借用这个新闻作为演讲的开场。

我说,我知道大家都想问,为什么软技能培训在中国会有市场。那我就借用体育这个世人共爱的话题作为例子来说明我的看法。

我相信大家可能已经知道,就是两天前,6月4日,中国的网球运动员李娜女士赢得了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子单打冠军。这种情况对于我们中国人是头一遭。我这两天看中国国内的新闻,到处都是关于这件事的报道,中国最权威的每天半小时的CCTV《新闻联播》节目,也花了近3分钟的时间来报道此事,足见此事对于我们中国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我也听说在欧洲,有来自中国的乒乓球员为荷兰效力,并代表这些国家参加国际比赛,而且表现出色。

当然,我估计大家同时也知道,中国的足球很差,差到即使有钱在全世界找教练,也没能有多大起色。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我说,在我看来,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硬本事”与“软技能”的不相匹配:李娜和那些乒乓球运动员的个人能力即“硬本事”都很强,能够在比赛中胜出;我们的很多足球运动员的个人身体素质甚至球艺等“硬本事”其实也不错,但他们在球队中如何与人合作的“软技能”却常常很一般,正是这种“软技能”的不足,让我们的足球始终无法进入世界杯的赛场。

接下来谈谈“软实力”。还是在欧洲,有一天,我与一位欧洲同事在一个小城的大街上行走,在过马路时,由于非常明了自己的体格无法与汽车对抗,加之在国内形成的“一看二慢三通过”安全习惯,我在踏上那些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时,总是左顾右盼而且在见到汽车时主动退后。我的那位欧洲同事却总是泰然自若地向前走,而且在看到我的表现后,对我说了一句这样的话:Europeans have the privilege to work freely on the Zebra.(欧洲人拥有在“班马线”上行走的特权)。

这句话留给我的印象很深,以至于在很多次与朋友们聊天时,我都会不自禁地与大家讨论,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什么时候也能够出现这种景象呢?是什么特别的能力,让那些欧洲人的生命能够受到那样的尊重?

很自然地,我开始作些比较。我放眼看北京CBD的高楼和大街上的汽车,还有人们的穿着,都看不出我们的楼、车和人们身上的服饰有任何的不如人处,相反,我们的楼大多比欧洲的更新,车也常常更为高级,人们的服饰也更加时尚。

然而我们却没人有胆自如地行走在马路上的“斑马线”上,哪怕是过街的绿灯亮时。

于是我下结论说,这是我们这个国家与欧洲发达国家在“软实力”上的差距。

其实,关于“软实力”,我们听得最多的可能要算是“国家软实力”这个词了。如果一个人在Google上输入“中国软实力”,能够得的结果会超过300万个,由此可见“软实力”所受到的重视。

最后是“软能力”。就在几天前,有朋友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说自己是做“软技能”培训的。他问我什么是“软技能”,我说就是一个人管理自己和影响他人的能力。朋友说,这个解释太复杂,能不能想个更通俗的词。

我说看来“软技能”这词的确不招人待见,少为人知,那我就用“软能力”这个词吧。他听后说这个词更容易理解些。但他问我能给他举例说明什么是“软能力”吗?我说,假如一个人有钱开宝马奔驰,这就说明他有“硬本事”:有钱,买得起好车。但如果他在开车时还会排队,不抢行,不飞驰在北京四环五环六环的紧急车道上,不乱按喇叭吓唬人,那他就有了“软能力”。

我说,在我们的身边,总能够看到才华出众的个人,他们拥有名牌大学的文凭,拥有各种资格证书,拥有天才的创意……等等,但他们中的很多人过得并不开心,他们在工作中得不到老板和同事的认同,在生活中也缺少真正的友情和爱情。对于所有这些拥有出色“硬本事”的人,他们所缺乏的,正是“软”的能力。

学习知识是我们的传统,赢得名次是我们的光荣。我们的教育充满了深奥的知识和竞争的意识,但却缺乏对于合作精神、意志品质、情绪弹性的培养。

我看到太多的年轻家长,即使将孩子送去学习弹钢琴这样的艺术课程,总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考级证明自己。与此同时,我也很怀疑有多少教授钢琴的老师,除了教授指法之外,能够在学生弹奏完毕之时,问一下学生对于那道曲子的“艺术之美”的领略和感受。

显然,我们的这种把艺术当作科学来教授和学习的理念,更可能将一个人培养成一台竞争的机器,而不是懂得欣赏艺术的人。我们本希望用艺术来增强“修养”(也就是“软能力”),却常常把这样的东西也错铸成了一个人的“硬本事”。

正是因为对于“软技能”、“软实力”和“软能力”的这些理解,以及我们多年来服务客户的切身感受,我和我的同事们才写下这些关于个人与团队软实力培养的文字,希望与更多的人,用“软实力”这样的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平衡地看待个人的幸福和团队的成功。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不仅注重发展自己的“硬本事”,也能够注意发展自己的“软实力”,并通过运用自己的“软实力”,将自己的“硬本事”转换成切实的价值,并且加以放大。

————————————————————————————————

关注软实力工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阅读更多“软实力故事汇”原创故事和专业文章 SPW WeCha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