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事外和过度评判是学习的大敌

在过去的三天里,我与我的同事有幸与教育界的教授和专家们进行了共同学习和交流。这次学习和交流,让我学到了很多,因此,我想写点感想放在我的这个博客上。

我从来没有想象过会有教育界的专业人士,尤其是从事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教授们,会对我们的任何培训有兴趣。但浙江外国语学院(原浙江教育学院)的教师教育与教育管理学院在过去三天里给了我们一次特别的机会:他们愿意了解我们的“培训培训师”课程。

Four Terms for Training Managers我不想在这里分享在这次培训中,我和我的两位培训师同事面临多少的挑战。我愿意谈谈我对两位资深教授和两位年轻教师的印象。

我首先想提到的,是那位身居领导岗位的副院长(我在写这篇文章时还未征得她的同意,因此请原谅我不直接提及她的姓名),她是一名教授,研究教育学的博士,在德国接受过专业的训练。我相信从我们登台到最后结束,我们的一举一动她都看得非常清楚,而且知道我们做法中的好处和不足。

但是她自始至终没有被她的经验所约束,她没有在培训的过程中,对我们所展现的一切给予自己过度的评判,也从来没有将自己置身事外。与此相反,她以好奇心积极认真地参与每个练习、并与我们分享她的观点。

让我简单地“描述”两个她给我印象最深的情境。

在培训的第一天,我们邀请学员选择一个培训目标进行演练,她亲自代表自己所在的组出场,认真完成练习,也认真听取了别人的建议。不仅如此,在第二天上午,她还特别就自己在演练中的做法进行反思,当众明确说明自己做法中的不足。

示弱是一种强大,因为有信心支持。这是我对她这种行为的解读。

她给我触动更深的一个做法,是在第二天午饭时。当时我们与学员分享了我们关于培训师四个重要角色的模型。她说,你们的这个模型很好,但我有一个想法想与你们交流,你们为什么不将这个关于培训师角色的模型放在第一天?而是将培训目标的部分放在第一天?也许先讲培训师角色更能够吸引学员。

她的这个专业问题让我思考了很多。我当时将我们的设计理念跟她作了简单分享。但在晚上与我的两位培训师同事备课时,我们特别对她的这个建议进行了探讨。我必须承认,直到现在,我仍然在思考她的这个问题。

在最后的分享环节,这位副院长真诚地说自己学到了很多,并举出了实例。

我不知道她是否真正学到了什么,但有一点我可以确信:她至少收获了我和同事们对她的尊敬和钦佩。

接下来我想提到的是另一外教授,她同上面的这位副院长一样,在学习过程中全程参与,对于每一个简单的练习都认真去做。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情景是在我们演练成人学习理论时,她代表所在组呈现练习。当时我因为时间控制的原因,在一个不适当的时机对她的演练进行了干预,在她没有完全呈现练习的情境下,我误读了她的练习,给她带去了很大的挑战。

但这种对她的误会并没有阻碍她的参与。在课程结束时,她说,三天来,我觉得自己就象大树的树根,在汲取营养,让自己学到了很多。

我也不知道她是否学到了多少,但我看到了她娴熟的软技能,看到了她情绪的弹性:能够让自己很快地从可能的负面情绪中恢复过来。我几乎可以判断,她是一个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能够以活在当下的方式享受工作和生活的快乐的人。

接下来,我还想记录一下另外两位留给我深刻印象的年轻教师。

先说那位受到过我的Confrontation(挑战),但却将我的闲言碎语作了最多记录的老师。她在最后的分享中,念出了她所记录的那些对她有用的话语,并说这次培训让自己变得更为强大了。

我相信她已经是一名很优秀的老师。在关于成人学习的一个练习中,她用向学员讲解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含义来展示培训师技能,她对两句话的解释非常清晰。但为了挑战她,我当时扮演一名注重实用的学员,给她提出了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多少让她感到为难。但她同前面那位教授一样,并没有因为受到挑战而进入负面情绪状态。她始终以积极参与的方式进行学习。

最后我想提到的一名年轻教师,也是一名女性。她几乎在所有的练习中都非常积极,敢于表达。在最后的分享环节,她将自己在过去三天中的表现比作海绵,吸引了很多养分。

写到这里,我想回应一下这篇文章的标题:正是上面这四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教授和老师们所表现出来的胸怀和好奇心,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好学和学习:真正的学习是将自己融入其中、敢于体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急于也不过度地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

当然,置身事外能够收获“旁观者清”的好处,但若想通过学习实现改变,依然需要身体力行。

置身事外是过度评判的催化剂。

过度的评判对学习的影响,一个简单的表现就是对于时间和精力的占用:一个人把时间和精力给了评判和对比,就减少了自己花在学习新东西上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如此,过度的评判还会让自己更愿意活在既有的经验中,尽管它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

处于“过度评判”状态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实际上处于倾听的第一层次:倾听自己(Listen to yourself),显然,这种状态不如让自己进入倾听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层次更有利于学习。

因此,我常常在解释我在培训中建议的“将自己的经验放在5毫米之外”这个规则时,会解释说不是将自己的经验放弃,而是先将自己适当地清空,之后再将触手可及的经验与新的东西进行融合,对自己进行进一步的丰富。

感谢这些优秀大度的教授和老师们,是他们给了我这些感悟,并对学习有了更多的理解。

————————————————————————————————

关注软实力工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阅读更多“软实力故事汇”原创故事和专业文章 SPW WeCha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