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未到,时先调(埃及行之二)

尽管上一周身在天津为壳牌合资公司的经理们共同学习有关发展个人领导风格的课程,我能干的同事还是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方法,帮我办到了赴埃及的签证。

这次旅行,是与思腾总部和思腾俄罗斯的同事们一道,参加华为公司在埃及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届时,我将和三位顶级荷兰培训师一起,为华为来自多达十一个国家的六十多人的会议,提供一个有关打造跨文化高效团队的工作坊。

我的航班在6号凌晨12点半从北京起飞,第一个目的地是开罗。深夜的首都机场很是清静,旅行的人多是乘坐国际航班的。换登机牌时想弄个靠紧急出口的座位,被告知我来晚了已经没有了。柜台的小姑娘还告诉我说,飞机可能提前起飞。

很长时间都是在享受航班延误的待遇,一听到提前起飞,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后来才知道,小姑娘所说的都不准确:航班并不满员,每个人最终都能够享受至少两个座位的待遇;飞机也没有提前起飞,不过也没有什么延误,算是准时。

同很多国际航班一样,一上飞机,就相当于进入了对方的时区,吃饭和睡觉的安排也就马上进行调整。北京时间的凌晨2点,正是埃及晚上的8点,于是飞机开始提供晚餐,对多数在北京以正常时间约七点左右吃过晚餐的人而言,这是将今晚当作白天过了。

飞机座位是2-4-2的,我坐在两位座靠走道的位置,邻座的也是中国人。在大家换忙着占空位置的时候,我们俩一起坚持着看谁挺不住。最终他没挺住,换到其他地方,占了两位座位。我呢,当然也就有了两个座位的空间。

当地时间5点半钟,飞机抵达开罗。从飞机上往下看,只看到连成一片的灯光。到办理完出关和转机手续时,太阳已经出来了。

在机场的转机柜台,同机的几个中国人正在询问行李应该到何处领取。旁边的候机厅里坐着一群阿拉伯人,他们中有几位穿着严实蒙着头巾的妇女则在地方铺一块布,朝着一个方向朝拜,其中的虔诚,怕是只有她们身边的人才能理解。

因为转机,我需要走另一条通道。走进去后才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安全检查的关口的三个阿拉伯男子正无事可做,因此对我人检查就多了一份认真。

拉杆箱一过安检机器,那位最年轻的小伙就示意我打开箱子,开始翻看其中的每个角落。从他的翻看中,可以看得出他对于不同东西的兴趣。他最终看上了夹在笔记本中的一支铅笔,他把那支铅笔与另外的一支签字笔放在一起问我,一个笔记本要配两支笔?

我笑了,对他说,那支钢笔是为你准备的。

他很高兴。旁边的人拍了拍他的肩膀,笑他,瞧,是给你准备的!

小伙子非常高兴,很认真地给我拉上了拉杆箱的拉链。

————————————————————————————————

关注软实力工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阅读更多“软实力故事汇”原创故事和专业文章 SPW WeCha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