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国共成长

60th China Celebration对于祖国的情感,如果能够借用一下沈从文的名言“我行过很多处所的桥,看过很多次数的云,喝过很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人”,我会将它改为“我去过很多的国家,看过很多种类的文化和生活,享过很多处所的美食,却只爱过一个最富韵味充满希望的国家”。
------------------------------------

这个时候写这样一篇文章,多少有些应景的意味,因为马上就是建国六十周年的大庆了。

这些天,在每一次看各类有关“回顾”祖国各类成就的电视节目时,我总不自禁地要回顾一下自己。正是因为这种对自己成长的回顾,才最终让我有了写这篇文章的冲动。

对于祖国的情感,如果能够借用一下沈从文的名言“我行过很多处所的桥,看过很多次数的云,喝过很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人”,我会将它改为“我去过很多的国家,看过很多种类的文化和生活,享过很多处所的美食,却只爱过一个最富韵味充满希望的国家”。

这个改动,很能够总结我在大家毕业后的成长经历。因为工作关系,我曾经有幸去过很多不同的国家,见过不同的文明。这些国家,有穷得比中国落后数十年的古巴,也有世界上最富有和强大的美国。我在这些商务旅行中,既看到了贫困中的欢乐,也目睹了富足中的痛苦。但无论走到哪里,我总能够感受到生命中流淌着的是中国的血液,无论外界多么繁华,我都不可能融入其中。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让我在未到而立之年,就已经知道和明确,我的生命始于中国,也应该止于这片土地。

我知道,二十年前,自己能够从一个极为穷困的村庄进入到上海那座繁华的都市,是因为我们的这个国家,永远都未曾关闭弱势群体成长的大门,是时代给了我机遇。那一年,我怀揣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个人背负着一个蛇皮袋,和一个硬纸壳糊就的衣箱,从一个很小的火车站踏上开往上海的列车。在此之前,我只听说过“上海”这个名字,只知道它离我的家乡很远。那是我生命中第一次见到火车。火车上没有任何可坐的地方,连过道中都躺满乘客。“注意别踩着人头!”,是我在火车上听到的第一句来自陌生人的话语。

十几年后,在第一次坐上飞往伦敦的航班时,我简直无法相信自己已经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那是我的第一次国际旅行。伦敦希斯罗(Heathrow) 机场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不是机场建筑的宏大,而是能够仰头看见飞机在空中排队进出港(即你同时可以看到几架飞机在一条直线上飞行)。现在,这种景象我已经能够在北京回家的路上看到了。

那一次在伦敦停留时,每一个英国人在猜问我们是哪里人时,都只会想到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他们从来不会说出“China”来,有一次,我说自己是来自Beijing时,一个英国人竟然这样问道:Where is Beijing?(北京在哪里?)

然而在我近些年的国际旅行中,已经没有人不知道中国和北京了。

二十年前,为了在城市中获得“口粮”,我的父母必须在我离家前,将数百斤的大谷“卖”给国家,换成相应的粮票,之后我需要将粮票交给学校,才能够换取饭票。到今天,粮票早已消失了。农民不仅不需要上交“爱国粮”,而且还能够因为种田而获得直补金了。

这些变化对于象我这样的人的冲击,可能是任何一个局外人,都无法想象的。

几周前,我的一个有着类似成长经历的朋友告诉我,他已经进入国家后备干部选拔计划,即将到一个省的核心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当时,他感叹道,象我这样一个出生贫寒的人,居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这样的机会,我只能说,我们这代人,生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实是人生的大幸。

我常常觉得,象我这样生于70年代初的人,可能是这个国家最幸福的一代。这种幸福,不是因为物质上的富有,而是由于人生所经历的变化的丰富。我们经历过必须使用粮票、布票的时代,赶上了毕业分配的尾声,目睹了下岗再就业的变革,见证了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开放,感受了北京从三环到六环的扩张……。有多少人能够在有生的数十年里,亲身经历这一切变化呢?

回头一看,才知道,自己一直在与祖国共成长。

————————————————————————————————

关注软实力工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阅读更多“软实力故事汇”原创故事和专业文章 SPW WeCha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