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职场上找到公平

我的一个朋友,因为年终绩效评估的缘故,对公司是否公平有了些看法。

“太不公平了,”那天他在星巴克一见到我,就满脸气愤地说,“我辛辛苦苦干了很多事,却受到这样的待遇!”

他是一个公司的高管,带领着一个很大的团队。在过去的一年中,他的团队超额完成了任务,为公司挣了很多钱。

不公平“你知道吗?”他看着我有些茫然的样子,继续说道,“我为公司挣了一个亿的利润!而他们却只给我那么一点奖金!”

我差点被他的这条理由说服。

“那你觉得应该给你多少呢?”我问他。

他提供了一个数,大得有些吓人。

我知道自己被那个数吓着可能是因为没有见过世面,因此就没敢把自己被吓着的感受告诉他。我说,先坐下来,喝杯咖啡,也许今天我们聊聊如何在职场上找到公平的问题也不错。

“这明摆着是不公平的,”他说,“除非你能说服我。”

“我不能说服你,”我说,“记得有个老美的作家叫什么弗格森的,就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 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看到我不愿意说服他,我的这位朋友平静了不少,看来,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有不少的人劝过他,或者试图说服他。

慢慢地,我们开始讨论:一个职场中的人如何才能确定自己被公平对待呢?

讨论中,我们用到了两个做生意的例子。我在这里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这两个例子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第一个例子中人们做生意的思维方式常常是更愿意把自己作为个体进行分析和思考。比如说,张三与李四合作做生意一起挣了一万元,而张三只分到了50元,张三看待自己所得的方式,常常是以自己为对象,考量50元的收益是否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如果对得起,就很满足,也很感激与李四的合作。

如果张三是个想得更深的人,他还会去了解,自己与李四合作所付出的努力,能否在与其他人比如王五的合作中,获得比50元更高的收入,如果能够以同样的风险,找到能分到更多钱的王五,张三就会考虑去找王五合作。

在商业发达的情境中,多数的张三都是这样在市场中定位自己的。

第二个例子则不一样。人们做生意的思维方式考虑整体和相互间的对照会更多一些。假如在那里的张三与那里的李四合作一起挣了一万元钱,而张三只分到了50元,张三就会特别生气,因为他觉得李四占有的比率太高,待他不够义气,做生意分配不公平。于是张三就会放弃与李四合作,去寻找能够按他理解的公平进行分配的伙伴。

我们之所以觉得这两个例子有趣,就是随着咖啡对我们的刺激,我们有一种通过它们找到答案的感觉。最重要的,我的朋友通过对这两个例子的分析,发现自己对公平的理解深入了很多。

那接下来就说说我们为“一个职场中的人如何才能确定自己被公平对待呢”这一问题找到的“答案”。

我们首先意识到,不能像第二个例子中的张三那样思考。

因为那样的思考会让自己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

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与一个人合作,只分到了占总收入很小比率的回报,而我们同样的付出又不能在其他地方获得更多收益,我们因此就得出与那个人合作不公平的结论,常常是有害无益的。我们会损失与对方的合作,即使找到新的合作者,也会付出更换的成本。

我们建议的方法是像前面第一个例子中的张三一样思考。

首先,我们不必盯着别人的钱袋子,更不要盯着公司的收入或利润。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我的付出所得到的回报合适吗?

接下来,我们还要去为“合适”找到标杆。什么是“合适”呢?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做类似职位付出类似努力的人所获得的回报的情形;或者去权威机构查阅一些薪酬报告等。

其实最可靠的方法,可能还是去看自己获得在市场中获得更高回报的机会。我们需要意识到,很多时候,就算市场上存在着好多更好的机会,我们也不一定能够拿得到。因此,要想知道自己能够在市场中的其他地方获得更高的回报,可能需要我们去市场上试一下,看能否“拿得到”类似职位、类似付出并获得更高回报的机会。比如,如果一个人在一家公司做市场总监,就去同一行业的其他公司试一下,看能否找到收入更高的,但付出却与当下职位类似的市场相关的职位。如果能找到,就有可能说明自己当下获得的回报是不合适的。否则呢,很可能就是“合适”的。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变换岗位或职位去获得更高回报。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这样,自然是更好的了。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为“回报”所包含的要素想得更全面一些。比如,一份工作的“回报”,可能不只是到手的现金,还有从事该工作所获得的感受,个人能力的提升,以及所拥有的人际关系等。

经过了以上的这些环节,我们就能够确认自己付出所得到的回报是否合适。如果合适,就别盘算别人获得多少回报了,静下心来,感恩当下的回报,认真做好工作,脚踏实地,慢慢进步了。

在一个允许选择的市场经济环境里,公平意味着自己的付出获得了正常的市场回报,而不是自己的回报与他人或组织相比的结果,更不是一个人收入占国家GDP的比率。

“唉,这才是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啊,有了这样的理性思考,才能发现原来公司挣了一个亿的利润与自己的回报的关联度并没有那么大。”一杯咖啡后,朋友感叹道。

续杯。

“公司待我还是公平的。”过了几分种,他突然总结道。

“验过了?”我刺激他。

“验过了。”他笑,心情好多了。

————————————————————————————————

关注软实力工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阅读更多“软实力故事汇”原创故事和专业文章 SPW WeChat Service